记者今天从国铁集团了解到,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至7月18日,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.6亿人次,同比增长4%。
坐高铁 买好了票想换座怎么办
现在正值暑运高峰。大家坐高铁出门,都想选个心仪的座位。那高铁的座位序号是如何安排的,哪些靠窗哪些靠过道?通过网络或用手机在铁路12306上购票后,可以更换座位吗?动车行李架上的指示灯又代表什么意思?暑运服务台,为您一一解答。
打开铁路12306App,首页上就会显示您要预订或购买的车票相关信息。按提示选择好车次后,页面上出现的“选座服务”,会清晰地以英文字母标明列车座位的布局和相对特点。
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二等座为例,二等座通常采用“3+2”式排列,3个座位一侧用A、B、C表示,2个座位一侧用D、F表示,A、F是靠窗座位,C、D是过道座位,三人座中间的位置就用字母B来表示。
而一等座采用“2+2”式排列,也就是过道两侧各有两个座位,分别用A、C、D、F表示。商务座多为“2+1”或“1+1”式排列,座位编号用A、C、F或A、F表示。
旅客可以根据12306上座位布置的直观展示,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。
国铁西安局汉中车务段汉中车站客运员 魏璐:这种选择相当于旅客提交了一个意向,如果列车上的剩余席位能够满足旅客所选座位需求,系统将按照旅客需求精准匹配;如果不能满足,系统将随机分配席位。
那么如果旅客对自己通过铁路12306选择订好的或系统自动分配的座位不满意,可以在线换座吗?铁路部门表示,12306目前没有直接在线换座功能。如果想更换座位,通过12306改签车票,在有余票的情况下,可以更换座位。而第三方平台所谓的“在线换座”,实际使用的也是火车票改签功能。
铁路12306科创中心研究员 杨立鹏:通过实测,第三方平台“在线换座”功能,后续旅客如果行程变更、想进行车票改签时,将无法办理改签业务,影响旅客出行。
另外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,高铁没有“E”座,这其实与航空座席设置惯例有关。由于飞机比高铁更早出现,因此就形成高铁以飞机为参照物的座席设置惯例。早期大多数飞机是单通道,每排有6个座椅,AF靠窗,BE在中间,CD靠过道而高铁座位延续了国际惯例,但一排最多5个座位,要保留靠窗或靠过道的特定字母,也就是AF座位靠窗,CD靠过道,所以就没有E座了。
细心的旅客还会发现,复兴号车厢的行李架下方有一排红、绿、黄三色指示灯,它们其实是座位状态的“信号灯”。绿灯表示该座位在当前站和下一站车票均未售出;黄灯代表该座位在下一站已售出,但当前站没有旅客;红灯则意味着当前站车票已售出,座位正在使用中。通过指示灯,乘务员可快速掌握座位使用情况,也方便旅客查找座位。
meifangdetaiduzebijiaoweimiao。youdiansuanbuliuqiude。tonghuajieshuhoubudao24xiaoshi,baigongguojiaanquanweiyuanhuizhanlvegoutongxietiaoyuankebibiaoshi,zhongwulingdaorentonghua“shijianhaoshi”,danduishifoujinyibucujinhepingjinchengrengchiyouyiwen。taqiangtiao,baigongshiqianduicibingbuzhiqing。美(mei)方(fang)的(de)态(tai)度(du)则(ze)比(bi)较(jiao)微(wei)妙(miao)。(。)有(you)点(dian)酸(suan)不(bu)溜(liu)秋(qiu)的(de)。(。)通(tong)话(hua)结(jie)束(shu)后(hou)不(bu)到(dao)2(2)4(4)小(xiao)时(shi),(,)白(bai)宫(gong)国(guo)家(jia)安(an)全(quan)委(wei)员(yuan)会(hui)战(zhan)略(lve)沟(gou)通(tong)协(xie)调(tiao)员(yuan)柯(ke)比(bi)表(biao)示(shi),(,)中(zhong)乌(wu)领(ling)导(dao)人(ren)通(tong)话(hua)“(“)是(shi)件(jian)好(hao)事(shi)”(”),(,)但(dan)对(dui)是(shi)否(fou)进(jin)一(yi)步(bu)促(cu)进(jin)和(he)平(ping)进(jin)程(cheng)仍(reng)持(chi)有(you)疑(yi)问(wen)。(。)他(ta)强(qiang)调(tiao),(,)白(bai)宫(gong)事(shi)前(qian)对(dui)此(ci)并(bing)不(bu)知(zhi)情(qing)。(。)
发射成功!神十六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,航天员状态良好
《中国企业家》:成功的企业家有很多,成功的经济学家也有很多。多年来在企业界和学界的“双栖”生活,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生命体验?创业者和学者,哪个角色让你更有成就感?